外汇交易者能大概率预测价格涨跌么?
2020-08-05 18:24
这是一个涉及很广的问题,交易者对此存在的误解最大。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是接下来解决其他交易问题的理论基础,所以我们利用较多的篇幅,从多个角度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一、交易决策的五个要素
完成一笔交易,我们需要依据以下五点来建立交易决策。
(一)决定从事交易的商品标的(选择决策,如选股);
(二)决定买进,抑或卖空(方向决策,国内股票市场为单向市场,
只能先买进后卖空);
(三)决定在哪里建立头寸(点位决策,解决在哪里买进、在哪里
卖空的问题);
(四)决定交易订单盈利的最低预期价位(止盈决策);
(五)决定交易订单亏损后的后续操作(止损和反击决策)。
以上五点要素,最核心的要素为方向决策和点位决策。也就是交易行为至少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买进还是卖空?在哪里买进、在哪里卖空?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交易最终都是执行买进和卖出的交易决策,决策的过程最终都会落实到以上的这五点要素中。在实际交易中,交易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明确的价格数值。如:执行黄金的买进策略——在1080 美元 / 盎司的价格,买进 1 手黄金,止盈价格在 1100 美元 / 盎司, 止损价格 1075 美元 / 盎司。该黄金的订单决策中,进场价格、仓位手第一章 005 容易被错误理解的三个问题 数、止盈位置、止损位置均是具体、明确数值。如果交易者能够预测价 格在下一刻一定上涨或一定下跌,那就必然要像“算命师”一样预测出具体的数值或价格区间来。
二、预测的不可行性
(一)“完美预测”的神话
我们经常能在互联网或一些培训和书籍中,看到关于价格完美 预 测 的 例 子。 比 如: 某 人“2015 年 完 美 预 测 A 股 大 盘 顶 点 为 5000点”“某人成功预测欧元兑美元汇率在 1,5900 处大跌”“某老师预测黄金 1900USD/ 盎司见顶,并果断做空大赚 2000 点”等等。这类新闻层出不穷,给人的直接印象好似交易出发点就是去预测未来价格。如果有人拥有预测的能力,则必然会出现完整的证据链和多次成功预测的实证,否则就是“口说无凭”。而现实则正好相反。通过收集整理这类成功预测的范例我们会发现,绝大部分神话般的预测事件既不存在完整交易的证据链实证,也不存在多次成功预测的反复性实证,这些范例通常是为了神话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个方法,为了配合某种营销方式给人物或方法“加分”而已。欲证明对价格预测能力的长期有效性,需要一个样本池,样本池中存有(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条件等因素条件下)足够多的预测成功的实盘案例。单凭一个或者几个预测样本,不能有效说明一个人或者一个方法真的有能力完美预测价格。换句话讲,仅凭个例得不出结论,只是某种程度的“瞎猫碰上死老鼠”。但是,通过网络等宣传载体过分炒作,就会给交易者带来“交易就是预测价格”的误导,致使交易者盲目追逐预测价格的神奇方法(众多交易者尤其是初 入市场的交易者,更愿意相信这种神乎其神的能力)。(二)对价格模型进行复盘统计无法预测价格目前,大部分散户交易者对价格的研究,是通过技术分析手段(绘制图线、使用技术指标等)对价格走势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寻找大概率发生的“交易模型”,进而来预测下一刻的价格走势。交易模型通常是交易者对技术分析工具的形态或数值进行规律性探索发掘而得出的大概率看涨看跌信号(比如,KDJ 指标顶背离 + 价格处于布林带上轨附近 = 价格止涨反跌卖空信号。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的例子,并不代表现实可行性)。交易者通常会在既往的价格图中用复盘查找的方式寻找能够符合“交易模型”的价格走势样本,寻找到的符合案例越多,交易者对该“交易模型”更有认同感,并以此来证明此“交易模型”可以用来指导买卖交易。这实际上是一个统计过程,即在数据池中尽可能多地统计出符合“交易模型”的样本。样本数量越多说明该“交易模型”给出的看涨或看跌信号越准确,交易者按照此模型交易的成功率越高。复盘统计之后,这个大概率发生的“交易模型”就成了“神奇的交易规则”,交易者将它称作独创的“交易系统”,用以实现对商品价格大概率看涨或大概率看跌的预测,并进行高胜率交易。现在流行的一些交易模型都属于这一类,比如两条移动平均线的金叉做多和死叉做空、RSI 指标数值处于 90 时大概率下跌等等。当然,交易者还可能制定出多个技术分析工具组合而成的复杂规则,但只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本质相同。以上整个过程简言之,即使用统计得出的“神奇的交易规则”,来预测价格在某一时间、某一价格区域一定(或大概率)发生上涨或下跌,并进行高胜率交易。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互联网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神奇交易规则”。在下跌趋势中,用一条直线连接下跌趋势的一系列高点(或上涨趋势的一系列低点)形成趋势线,用一条直线连接下跌趋势的一系列低点(或上涨趋势的一系列高点)并称之为外延线,将外延线平行移动至趋势线一测,把该平行的 外延线称为拐点线(既外延线平移线)。通过大量复盘统计得出结论:若价格突破趋势线和拐点线,则可以大概率预测之前趋势结束,价格即将展开反转。有兴趣学习安格斯交易学院课程的可以加唯信联系jiaoyishijie666
图 1.1
如图 1.1 所示,价格先是处于一段下跌趋势中,使用分析工具画出趋势线、外延线、拐点线,最终价格走势上破趋势线和拐点线(外延线平移线)。由此得出论:之前价格的下跌趋势结束,未来大概率展开上涨趋势,交易者应该采取买进操作。但结果真的是这样吗?恰恰相反,价格短暂的上涨之后迅速下跌,之前的下跌趋势仍未改变,交易者的买入操作被止损,甚至有被市场套牢的风险。
图 1.2
到此,有人会提出质问:既然价格上涨是统计得出的大概率事件,小概率的继续下跌是可以接受的啊!关键点在于,搞清楚一个问题,即大概率上涨或下跌这一统计结论靠得住吗?既然要统计,就需要确定样本池总数,继而统计符合交易模型的样本数量在样本池总数中的占比。价格统计样本来自于历史价格(价格图),而市场价格走势是“几乎无限大”的。价格图具有延展性,大到月线图,小到 1 分钟图,不同的时间图都能提供价格样本。同时,市场中众多的商品种类进一步增加了样本池的数量级。数量众多的商品和同一商品价格图的延展性构成了几乎无限大的样本集合。那么,在“几乎无限大”的样本集合内,要找到多少个符合“交易模型”的样本才具有统计意义呢?一千个?一万个?我的回答只能是——“同样无限大”。当然,统计无限多个是无法实现的,交易者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事实上目前被交易者提出的看似靠谱的大概率“交易模型”都是统计不足的,甚至有些看似神奇的模型方法,从未向外界公开其统计的详细过程、全部样本案例等充足佐证。可见,要想复盘统计出一个结果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带着“无限设问”的哲学精神,我们完全可以质疑《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五升三降的价格模型”(感兴趣的交易者可以仔细阅读该理论)的统计合理性。在市场中进行样本统计,小心“迷失圆圈”现象。如果你在雨林里迷路了,即便是朝着某一个方向坚定地沿直线行走,最终你还是会走成一个圆圈,而回到出发点附近。这就是“迷失圆圈”的现象。产生这 一现象的原因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惯用脚,在行走时,不自知的情况下会发生惯用脚与另一只脚的用力不均,导致行进方向始终向一个方向偏转,最终出现“迷失圆圈”。在市场中进行样本统计,一样存在“迷失圆圈”的现象。交易者在明确需要进行统计的交易模型后,在“无限大”的价格走势样本池中,惯性地去寻找满足既定价格走势模型的样本,并为找到的每一个符合模型的样本“欣喜若狂”。由于样本池“无限大”,自然可以统计出诸多满足既定模型的情况。若在“无限大”的价格走势样本池进行反向统计,你会发现,既可以统计出来 1000 例符合既定模型的样本,同样也可以统计出 1000 例不符合既定模型的样本,这个事实也许会让一些刚刚统计出结果的交易者灰心失望,但总比在市场中一败涂地要强得多。市场的混沌性,体现在你可以正向统计出很多 个符合设想的价格模型,也可以反向统计出多个不符合设想的价格模型。所以,试图用概率统计在“无限大”的价格样本池中寻找有预测功能的价格模型,其统计的基础是相当薄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