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一國經濟過熱,通脹形勢越來越嚴峻之時,政府就可以通過加息措施來為經濟降溫。比如美聯儲加息促進美元升值,但具體經濟環境中需要結合當時的經濟周期和其他要素進行綜合分析。
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30日,整整兩年時間,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繼任的伯南克為了抵禦通貨膨脹,先後17次加息,使聯邦基準利率從開始的1%上調至5.25%。美元利率提高了4.25個基本點,加息態度異常強勁,這也帶來美國經濟的強勢,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非農失業人口就業數據較前期有所上升。當時美元匯率也得到提升,美元指數從加息之前的80.50升至2006年3月底的92.50。
美聯儲2004年-2006年17次加息與美元指數對比表
美聯儲加息情況
日期
美元指數
第一次加息2004年6月30日88.8
第二次加息2004年8月10日88.79
第三次加息2004年9月21日88.43
第四次加息2004年11月10日84.36
第五次加息2004年12月14日82.43
第六次加息2005年2月2日83.56
第七次加息2005年2月2日83.94
第八次加息2005年3月22日84.42
第九次加息2005年5月3日89.15
第十次加息2005年6月30日87.88
第十一次加息2005年8月9日88.69
第十二次加息2005年9月20日89.99
第十三次加息2005年11月3日90.44
第十四次加息2006年1月31日89.48
第十五次加息2006年3月29日90.25
第十六次加息2006年5月11日84.79
第十七次加息2006年6月30日85.92
由此看來,貌似美聯儲的加息起到了提高美元匯率的效果,但是從上圖的綜合對比來看,第一次加息後的美元指數88.8到第十七次加息後的美元指數85.92,最終結果是美聯儲加息,美元指數最終反而跌了。領峰環球官網為您提供全面的外匯投資知識和全網資訊。
同樣,我們結合2015年12月以來至2018年美聯儲啟動加息周期以來的七次加息後的美元指數變化來看,2015年12月美元指數在第一次美聯儲加息後由98左右提升到了2016年12月的高點103.8,這時候美聯儲進行了兩次加息。但是隨後,到今年6月美聯儲又接連進行了五次加息,美元指數從103.8高點下跌到95左右,如今也是徘徊在95上下,由此可見,美聯儲加息並沒有起到令美元升值的效果。因此,美聯儲加息對美元匯率並沒有起到實質性提升,具體情況還需結合當時的實際做具體分析。
標簽閱讀:
美元
品種多空:
美元/日元 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