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苹果公司推出智能音箱HomePod,正式进军智能家居领域。HomePod,将在2017年稍晚发布和交货,售价349美元,几乎是同类产品价格的2倍左右。亚马逊Echo家庭助理售价179美元,Google Home售价109美元。
(苹果HomePod 图片来源:新奇数码)
(亚马逊Echo 图片来源:搜狐科技)
(Google Home 图片来源:搜狐科技)
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家居音箱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近600%,达到420万台,其中亚马逊占据了88%的市场份额,谷歌为10%。该公司估计,与智能家居相关的硬件、服务和安装上的开支今年将达到近900亿美元,到2022年将达到1550亿美元,其中约一半将用于设备上。
就中国市场而言,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5年为431亿元,同比增长41.80[[%]];2016年660亿元,同比增长53.10[[%]];2017年预计为988亿元,同比增长49.60[[%]]。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增长速度上,我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都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从行业细分情况来看,智能家居市场包括电视、手机、音箱以及以厨房为核心的电器。而电视、手机和电器这三个领域,国内产品也已陆续上市,仅音箱这块的产品缺口较大,这就为苹果、亚马逊及谷歌三家提供了战场。
当然,国内众多科技企业也动作频频,准备分羹。不仅BAT参与其中,就连网易、搜狗、360 等手里都有智能音箱相关的立项。
业界表示,小米版 Echo早已完成了产品研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名为“小米 AI 音箱”的账号。这个账号在2017 年 4 月 26 日完成认证,主体是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则是黎万强。
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表示,出门问问也会将智能音箱,以及背后的家庭语音交互场景当做战略重点严肃对待。在 2017 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出门问问成为了 Google Assistant 的官方合作伙伴。同时,出门问问即将面向海外推出的智能音箱产品 Tichome Mini 即将搭载的就是 Google Assistant 操作平台。
2017 年 1 月,百度在 CES 现场推出了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DuerOS,并且宣布和智能机器人公司小鱼在家达成合作。DuerOS 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语音控制、日常聊天、直接提供多种 O2O 服务等的智能化转变。
2017年 4 月,腾讯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腾讯叮当,更是直接接入了腾讯内容生态和技术生态,按照腾讯的官方说法,叮当更希望打造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虽然目前国内的众多科技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智能音箱的庞大市场,但已然错过了最佳时机。硬蛋科技负责人表示,“两年前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尝试与 BAT 合作打造智能硬件,但那时候他们对智能硬件没有明显的兴趣。但在 2016 年 10 月,Google 的智能音箱 Google Home 正式推向市场的同时,此前拒绝了硬蛋的大公司竟然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询问合作可能。”
当然,不只是推出时间方面的滞后,在重视程度、营销力度、技术高度这些方面,我国企业也与谷歌、亚马逊及苹果存在较大差距。
不得不说,Echo推出之初,亚马逊并不太重视。但Echo的畅销让亚马逊重新审视了 Echo 的意义,并渐渐开始放开手脚,将所有资源都倾向给 Echo。2015 年开始,亚马逊除了在销售推广上不遗余力,也选择了在合适的时机将 Alexa 逐步开放,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就连许多第三方的接入都由亚马逊亲自操作完成。到 2016 年,Echo 一战成名,Alexa 上升为公司战略级业务。
谷歌更是不用多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老大。2016年,Google Assistant 宣布其覆盖设备已经超过一亿台,这一数字还会随着接入更多硬件平台而大幅度提升。值得关注的是,Google 已经开始把其最新的 AI 技术深层应用到 Google Home 之中。Google Assistant 在集成领先语音能力的同时,也深度集成了 Google Lens 的图像处理能力。
苹果此次HomePod的卖点在于庞大的苹果用户资源,只有HomePod才支持Apple Music(苹果音乐)等苹果服务。而每个Apple Music用户每月能为苹果带来10美元的收入。如果苹果不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那些寻求智能家居设备的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竞争对手的硬件和服务,如亚马逊Prime服务和谷歌的Play Music音乐订阅服务。
至于国内的哪家科技企业可以在谷歌、亚马逊、苹果三家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分得一杯智能音箱领域的羹,还真得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