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为了钱这点很多答案都说了,我就写点和钱没什么关系的。中国的股市让很多人失望,但这个世界不全是圈钱的人,无良的企业。
1 二代不行
一台灣客戶,創始人60多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不肯接他爹的生意。老爺子尋思找一家更大的企業來收購或把公司上市。后來考慮到怕收購的公司會減員或辭退一些老臣子,還是選擇上市,找職業經理人再接手然后他自己再慢慢淡出管理层。上市的不一定都是圈钱啊,同学们,我遇上二代不行的还真不少。创始人反而不舍得把公司上市的是真的有。
2 創始人分歧
一科技公司,有兩個創始人A和B,公司發展到4億左右*的時候兩創始人對公司的產品方向產生很大的分歧,兩人試著調整,最後還是不行。B決定退出,自己去搞,但是A沒有現金買下B的股份,於是B找了一些投資者,但是投资者不同意只投资让A全权决策,且B对估值也不满意(B想要套现自己做),进入死循环,于是决定B卖一部分股票给A,先不拿钱,分期偿还,一部分比例拿去上市,然后B在市场上把最后部分套现。
3 自证清白
全球前几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全球除日本和美国外都得很好(估计都猜得到是哪一家,但我也是不想提名字,不过它家这件事媒体有许多报导,也不算是我先透露的),但由于美国一直以创始人军方背景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有威胁为由,阻止它的产品进美国。于是,公司高层曾经有想过把公司在美国或其它大的交易所上市,自证一下清白,后来觉得就算是这样人家也未必鸟你,于是作罢。(这个和某行ECM部门讨论时我有在场,不是“听说”)
4 监管和市场认可
由于反洗钱和国际一些公约限制,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非国有企业连开个离岸账户都要找律所去作验证,很麻烦,所以很多印尼菲律宾的公司都去新加坡上市,这样公司的治理情况和公开资料就等于有第三方的验证,别的不说,开个户就容易多了。中国的公司在国际上相对好一些,但是有些领域还是对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不信任。浙江一个公司的老总就觉得受这些歧视很憋屈,在丢了一张大单后,决定去亚洲某大交易所上市,请了四大之一的会计师和一家知名的律所来做这单IPO,承销行是谁就不说了,总之,如果不是为了这样的原因,他是不会愿意上市的。
5 为面子
中国南方某三四线城市,是知名的玩具工艺品生产基地。然后有一家玩具企业首先在A股上市了,然后在小城镇上一下子牛B了,一下子风光起来了,一下子和其它差不多大小的公司就拉开三条街的距离,连他们家帮忙的阿姨去市场买菜时都倍有面子。于是乎剩下的差不多的公司就不淡定了,开始问怎么能上市,然后有两家券商一年多内在这个县级行政区就搞了3单IPO。
6 说个段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合伙人》里黄晓明为什么最后决定要去美国上市么?你以为是兄弟情么?还记得电影一开头,他被美帝拒签了多少回么?同学们啊,在美国上市的非美国公司董事都可以拿到10年的无限次数的签证,且只要公司一直在,可以一直续啊,胸中一口恶气终于出了有木有?从此签证官都可以不用鸟有木有?从此美帝随便进出有木有?
美国最近在征收美国籍富豪在海外的资产的税,确实有些人已经在想可以用这招,又能呆美国又可以保留自己的国籍,对于有些人的资产而言,税比上市成本还要高。
文/旷古霸金/官方微芯(4920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