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口称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到频频与习近平就朝核问题通话协商,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简直像变个人似的。
在叙利亚化武问题决议草案表决上,特朗普甚至也还专门写推文点赞、感谢中国。当地时间周三,特朗普在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联合记者会时表示,我认为中国弃权是“极好的”(wonderful),如你所知,很少有人会预料到。“我们为这票感到荣幸,本来就该这样”。特朗普还说,自己对中国的弃权不惊讶。
从先前对中国的恶评连连,到现在的点赞不断,特朗普变色变脸的背后究竟又因为啥?
且看一看来自美国学者的深度分析。
英国《卫报》网站4月11日刊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巴里·艾肯格林的文章《尽管特朗普有些鲁莽——但他知道中国可得罪不起》,为我们揭示了其背后的真相。该文的核心观点是:无论经济还是政治,美国都太过依赖中国的合作,爆发重大冲突的后果美国承受不起,因此也不能冒与中国过度为敌的风险。
在先前的总统竞选中,唐纳德·特朗普有关中国的言论让人们对他当选后的中美关系没抱太大希望。特朗普谴责中国“夺走了美国的工作岗位”,“窃取美国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知识产权”。另外,他还反复指控中国操纵汇率货币。
考虑到这种敌意性、煽动性的言论,许多人对特朗普在他的海湖庄园与中国领导人举行的会晤非常担忧。
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特朗普在会晤中表现出了对中国领导人相当大的尊重。特朗普对其先前言论的背叛,有两种基本解释:一种解释是他当时的全部心思都在即将对叙利亚发动的*袭击上;另一种解释是当你拥有1艘航空母舰、3000架军用飞机以及多达160万人的陆军部队时,会更容易博得特朗普的尊重。
但是美国学者艾肯格林却认为,最佳解释自然还是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对中国太过依赖,即使是特朗普这样的在外交上极为莽撞的总统也不愿挑起冲突。
在经济上,美国和中国通过全球供应链紧密连接,难以切断联系。美国企业不仅要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竞争,实际上也还非常依赖这些商品。塔吉特和沃尔玛等零售商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来填充货架。苹果等电子企业依赖中国的工人进行产品装配。如果认为美国能够轻轻松松从其他国家获得相同的进口资源,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尽管特朗普反复说,中国卖给美国的比美国卖给中国的多,但为了纠正这种所谓的不平衡而发动贸易战仍会给美国商界带来巨大损失。
在政治上,考虑到朝鲜半岛的危机不断加深,与中国爆发重大冲突的后果美国承受不起。特朗普会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武力不是选项,只能摆摆姿态。
唯一可行的策略是实行更严厉的制裁,并且在政治上施压,迫使朝鲜坐到谈判桌旁。能够实行更严厉制裁并有效地在政治上施压的只有中国,美国现在认为中国愿意与否至关重要。
简而言之,美国太过依赖中国的合作,因此不能冒与中国领人过度为敌的风险。这就是特朗普为何不愿得罪中国背后的真相。
文/旷古霸金/官方微芯/(4920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