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美元已经十分接近周期顶点,明年甚至可能出现走弱态势,这有助于缓释前期人民币贬值与资本流出的较大压力。外部经济环境的好转是个机遇,未来两年中国将迎来改革的良好时机。
他认为,今年美元指数大概率是在95-105之间震荡,明年甚至可能走弱。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加快改革步伐,包括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推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沈建光的文章刊登在周日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缓解,预计加强资本管制的必要性下降,但未来决策层在资本管制上会更加细致,对项目进行甄别,对一些认定为非理性投资会加大监管,但满足资金汇出条件的利润汇出有望受到鼓励。”沈建光在文章中写道。
此外,之前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使得国内经济面临着房地产泡沫与杠杆率增加的风险,如今外部压力减小是实施加快改革的时机,长效机制的推出则更为迫切。
他说,近期中美两国领袖首次进行非正式会晤有望缓释中美贸易战阴霾,预计中国会在对外开放、产权保护、促进市场公平、减少贸易壁垒等做出改变,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美国商品与贸易进口作为积极表态。
针对美国将重回里根强美元时代这一观点,沈建光表示了不同意见。他指出,特朗普时代与里根强美元战略时期有明显不同之处,特别是经济背景明显不同,里根上任初期美国经济十分悲观,而如今特朗普上任之前,美国经济早已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并积极向好持续数年。
美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和出口似乎也难以承受过强美元。美国经济的复苏有很强的货币依赖,房地产与金融是复苏的主要动力,但结构性转型缓慢,再加上缓慢的工业化进程,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情况没有明显改观。
此外,欧洲经济与政治也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基于经济与政治风向的转好,预计欧元在今年有望接近底部,进而制约美元指数上行空间。
本文由鑫杨供稿,经济时评人、原油、现货分析师,鑫杨V:XIN1223YANG 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