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几大楼市消息刷爆圈子,看到本人一阵惊恐:
1、“大消息!开年楼市三大信号预示将变天”;2、“时值鸡年春节,多个一线城市楼市成交迎来大幅下滑,三大利空信号接踵而至,专家称全国楼市进入下行通道已基本确立”;3、“成交遇冷,上海成交量骤降7成。最新数据显示,1月27日到2月2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比猴年春节期间减少71.1[%],创2011年以来成交量历史最低”。
1月27日到2月2日,传统的除夕夜到正月初六,不能否认有人会在此期间购房,但也不能否认大多数国人在此阶段还沉浸在祥和喜庆的氛围中无心购房,利用春节期间的成交量去判定2017年整体楼市的涨跌趋势难以成立,且不说诸多因素有无变动可能,单以最特殊一周成交量去判断全年趋势就是错,更有人用“暴跌”、“惨淡”等恐慌性字眼成稿,堪比造谣。
试问:有多少人是等着春节过后再考虑买房事宜?
“春节假期期间,杭州市签约6套;无锡市备案成交3套;南京市住宅认购量共31套,成交量为1套;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949平方米,成交1套;昆明市备案1套商品房;广州市春节前一周的1月23日-1月29日新房网签成交505套,环比之前一周的1936套减少1431套;往往最受北京市商品房成交256套,环比下降20[%]”。
为什么重环比而轻同比?以上是一组被众多媒体引用的数据无错,引用也无错,错在掐头去尾取中间的整理性报道“刻意”营造出一番“暴跌”景象。被忽视的“变相加息”才是重头戏
春节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就悄然掀起了金融市场的波澜:2月3日,央行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和SLF利率,金融界人士将此解读为央行一次“变相加息”。
什么是“变相加息”?
传统的加息,直接影响居民的存贷款利率,我们放在银行的利息就可能直接增加,企业向银行借钱的成本也会增加;而这次央行“出手”的对象,是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市场,而不是直接影响公众和实体企业的存贷款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宣称,所谓变相加息,体现在三个借贷工具的使用上,一个是春节前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春节以后又动用了两个工具,一个是常备借贷便利(SLF),加上逆回购。在我国,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有“最后的贷款人”的职责,就是通过上述操作向作为缺钱的儿子们(银行)的*贷款,孩子们拿着妈妈的钱去花,不过一般也要付给妈妈利息。说白了,现在商业银行想跟央妈借钱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了,这无疑增加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的钱袋子受到限制。银行拿钱成本增加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降低优惠折扣或提高获得优惠利率的门槛,购房人想要贷款买房需要支付更多利息,等于将成本转嫁到购房人身上,整体的货币流动性被收紧,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银行存款加息的作用,遏制更多的资金流向股市楼市。
实际上,此次央行的“加息”并不是空穴来风,早从去年10月以后,全国的信贷政策就是收紧的趋势,先是20几个城市出台限购限贷政策,到后来政策的不断加码,比如北京在2016年9月30日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例后,又在2017年1月1日将首套房贷款利率折扣统一提高到9折。
做投资不要稀里糊涂,要知道赚是怎么赚的,亏又是怎样亏的,找到原因,才能借鉴技巧,才能吸取教训;没有不赚钱的投资,只有不成功的做单!是否赚钱在于买涨买跌时机的把握,赚钱靠机会,投资靠智慧,理财靠专业。信息来源“夺天钱龙”,官方微信号:LONGQ6(长按可复制)每日财经动向导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