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是个什么东西
风险这个词语,很多人厌恶,因为风险会带来不确定的后果。人是追求确定性的动物,这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因为若是天性喜爱这种不确定性,恐怕人类就延续不到现在。
不过有很多人,看上去倒是偏爱风险,因为风险除了会带来损失以外,还会带来收益。这也很好理解,不确定的变化嘛,造成的结果肯定在现状的两端,要么变得更好,要么变得更差。
注意,之所以我用“看上去”,是因为他们偏爱的并非不确定性本身,而是不确定性有概率带来的更好的结果(仔细斟酌,这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也有人愿意玩看不到收益的“随机游戏”,他们追逐的是风险本身,不在讨论之列),一般这个概率越大,偏爱的人就越多。
因此,我们通常说风险偏好者或者风险厌恶者,其实是对愿意用多大概率去博取多高收益的人群的模糊归类,风险偏好者不可能偏好所有风险,同样的,风险厌恶者也不可能厌恶所有风险。
风险这个词汇,一说来源于古时的渔民,渔民出海打渔,最希望的是无风无浪,有风就有险;二说是来源于意大利语“RISQUE”,主要也是跟风暴等自然现象有关。总之,风险在产生之初,一直是一个体现客观危险的词汇。
不过,后来应用到各个领域后,意义就衍生了,风险变成了“不确定性”的代名词,既然是不确定性和对现有状态的破坏,那么既有可能是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好的。于是,风险就从只能客观躲避,到开始被人主动寻求。
该不该跳出体制
经常有人在后台问我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是国企员工或政府公务员,我不想再过这种一眼望不到头的生活,但是真要跳出体制,我又怕万一搞砸了回不来。
不要羡慕体制,体制里有这种想法的非常普遍,因为晋升通道狭窄、事业缺乏成就感等种种因素,导致许多人既留恋这个安乐窝,又无法满足自己想去更大的舞台发挥才干的熊熊热情。
人生就是这样,阻止你拿到A的不是你拿到了3,而是你先拿到了J。因为拿到3,你完全可以扔了重新选择,但拿到了J,你就很难再做出放弃重选的决定。我以前说过,有才华的人拿到一副还不赖的牌,其实也并不一定是好事。
不过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该跳出体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很多人有跳出体制之心,是因为体制的事情大都简单,很少有不可替代性的工作,所以他们普遍会认为自己的才能被低估了,但却没有意识到,进了体制,其实倒可能是目前的薪水被高估了。
据我的观察,如果不讨论变数过大的后续发展的话,大部分人并没有显而易见的一跳出体制就能让现状变得更好的能力。就当成功和失败的概率是50比50吧,这也意味着,跳出体制的风险是极其大的。又由于人通常会在很有欲望逃离某个现状时,低估该现状既有的好处,而高估其他选择的前景,于是,其实这种行为的成功率可能比赌博还低,因为赌博的赢钱概率至少还看得见,且一般离盈亏平衡点不至于太远。
因此,在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我通常不会鸡汤式地劝他离职,而是建议利用业余时间,去发展一项自己认为自己有可能胜任的斜杠职业。当斜杠职业的收入开始渐渐盖过主业的时候,这时再考虑跳出体制的问题,就现实和成熟得多。
为什么我会这样建议?难道追寻梦想不该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吗,不用全力拼一下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其实你可以仔细分析一下,我的建议的核心是什么?只有四个字:控制风险。微信yu318an
拿捏风险的尺度
控制风险是人人都要学会的事情,它的重要性几乎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我们需要它来指导我们如何在某个特定状况下做出最理性和最有利的选择。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控制风险的程度?什么时候我们该更接近放手一搏,而什么时候我们该更接近稳扎稳打呢?这就得看你现有的牌了。
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拿到J以上当然该倾向于保守,而拿到5以下,当然该倾向于激进,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选择,它背后隐含的道理也很简单,当变得更好比变得更差要更容易的时候,我们就更倾向于拥抱风险,反之亦然。
在刘德华还没成名的时候,他跑了很久的龙套。有一次他接到了一部请他演男主的片,当他听说这部片是周润发辞演的时候,就很犹豫,于是去向周润发请教为何辞演,是不是片有什么问题。
周润发说,这部片可能会影响到我在台湾的市场,因为台湾当局不允许在内地拍摄的片子进入。
刘德华听了也很担心,毕竟台湾是当年香港电影最大的票仓。
周润发反问道:你有台湾市场么?你现在什么都没有,怕什么失去。最坏的结果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为什么不搏一下呢?
刘德华拥抱了风险,并随之创造了一个票房神话。
有些书会教你all in,有些书会教你永远不要all in,究竟什么时候该做出什么选择,该控制到什么程度,这得视乎你有多少可失去的东西。
这个简单的拿捏风险的规则适用于所有的理性人。无论是李嘉诚,还是王健林、宗庆后,这些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不知道风险为何物的,然而在聚拢了海量财富以后,却开始变得越来越保守,改革转型也越来越慎重,因为以前离地很近,摔了就摔了,现在离地太远,摔一下就摔不起了。微信yu318an
战胜风险
我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各有不同,不仅是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同一件事的风险对于每个人而言,本就是不同的。
此话何解,风险不是客观的吗?如果只将“风险”具象成某一种现象,是的。但我们所说的风险,通常指的是容易引起意料之外的变数的可能性,这就有很大不同了。
每个人由于拥有的智识不同,技能不同,甚至所处状态不同,同一事件的风险就变得完全不同。试想,同样是在悬崖边闭着眼走钢丝,你所面临的风险跟熟练掌握这一技能的运动员会是一样的吗?你看来这是送命的事儿,在人家那里就未必。
再举一个例子,多数人都尝试过坐在驾驶位和副驾驶时感受到的不同。当你处于驾驶位风驰电掣,认为一切尽在掌握,并不存在多大的风险时,坐在副驾驶的那位就未必如你这般认为,这就是所处位置和状态的不同造成对同一风险(撞车概率)的判断和认知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投资有风险,创业有风险,哪怕你走在路上也有风险,而当我们决定去拥抱这些风险与它们共存共舞的时候,我们肯定需要将这些风险尽可能地弱化乃至规避,而我们的每一次学习、分析、观察、总结等行为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赢面”,让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结果有更大概率向着更好的那一面发展。
但是这样的应对,有点像练内功,根基深厚但见效甚慢。有时候生活是不会等你的,在你面临巨大风险的时候,它需要你做出即刻的判断和选择,怎么办呢,有没有一个取巧的方法?有。
这个方法叫作风险的等价转化。
我用一个虚拟的例子作简单说明:假设有一种小众的投资品,对于它的涨跌你不知道从何判断,有人说用K线,有人说用基本面,总之有几十种说法,大家都有一套道理,你如何去判断它的风险呢?你当然可以去学习其中一种不知道是不是有用的分析方法,但它能提高“赢面”的前提是它的有效性,有没有一套固定的投资方式是必胜的呢?我认为没有,因为如果有,这套方法就失效了。
就算真的有这么一种“秘术”,等你学成都已经沧海桑田了,如果我们就是要即刻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呢?那么看起来只能是涨跌概率各50[%],闭着眼听天由命了。不,我们还可以进行风险的等价转化。
在你的知识体系中,找出一个经过检验的、你自己最确定的“真理”,将它当作杠杆进行风险转化。比如你很确定当这种小众投资品被大规模普及的时候,它的价格一定会比现在高得多,那你就保持这根杠杆不动,这样原来的随机涨跌风险就转化成了一个判断风险,那就是它会不会被大规模普及。如果会,那么我就应该买入并长期持有到大规模普及;如果不会,我们再去找其他杠杆。
看起来这个问题是不是更容易通过一些资料和讯息去解答了呢?如果还是很难判断,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再进行转化,直到转化到你能通过现有知识和资料大致判断为止。
于是,你就能做出是否投资的判断了。风险呢?通过逻辑推理,已经在你不断地转化中大大缩小,而这一切甚至不需要你啃上数十年不知道有没有用的天书就能完成。
是不是很实用?以某些确定性的规律为杠杆,将无法判断的事通过条件式等价,转化为容易判断或自己更有把握判断的事。
我们所有人都活在概率里,任何时候做的任何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的整个人生就只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试图将平衡杆慢慢挪向自己认为更好的那一头。微信yu318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