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要么认为,这些参与骂战的人教育程度低,收入不高,对社会不满,要么或是认为这是出于人类的劣根性,任何人在特定情况下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喷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并不仅仅是这样。
自从开始在网上写稿之后,每发出一篇文章,我都会守在电脑前面一条条地看读者的评论。但满眼的*让我极度沮丧,连着几天下班之后抽空查找资料四处查证写出的文章却受到诋毁的滋味让我一度非常怀疑自己。
后来我发现,我的文章收到的*和其他的很多文章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翻一翻那些与前段时间的日本电影《你的名字》,和最近的台湾同性恋婚姻议题相关的文章,其实这些文章要么流畅优美,要么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但下面的评论却让人不忍直视。评论中一声声的讨伐日本和同性恋的言论,胡乱给别人扣帽子,否认事实,其用词之肮脏恶劣,语气之蛮不讲理让人吃惊,简直就像街头恶霸胡搅蛮缠的骂街。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们用心写出的作品会毫无理由地遭到攻击?后来我才明白,这些网络恶霸竟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在中国人称“喷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吗?他们对文章内容毫不关心,断章取义,只为了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吗?
喷子心理学
事实上,所谓的喷子在全世界范围中都存在,其影响之广大已经导致了一个全新心理学领域的诞生——“喷子心理学(internet trollology)”,来研究这些在网上用不逊言论激烈抨击他人言论的人的心理。人们通常要么认为,这些参与骂战的人教育程度低,收入不高,对社会不满,要么或是认为这是出于人类的劣根性,任何人在特定情况下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喷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并不仅仅是这样。
加拿大心理学家们通过网上调查问卷调查实验参与者的人格特征和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评论行为。分析结果显示,越喜欢在网上发表评论的人,就越喜欢在评论中攻击别人。喜欢在网上胡乱骂战的人在性格上也有着惊人的共同点,那就是绝大多数都具有“暗黑四人格(Dark triad)”。这是四种邪恶人格的总称,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利用和操纵他人、不在乎道德、自私自利)、精神病态(反社会、易冲动、自私、麻木和残忍)和自恋狂 (自大、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以及日常施虐者(以他人的痛苦为乐)。
这看上去是不是就像电影里那些丧心病狂的大坏蛋?没错,就是这样,人的邪恶行为都可以归因于这四种类型的人格。具有这四种暗黑人格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人。
与正常群体相比,那些喜欢在网上攻击别人的实验参与者,就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暗黑四人格。所以,人们在评论区里的胡乱谩骂,并非因为教育程度低,并非因为无法理解,也并非仅仅因为观念不同,更是因为这是恶意人格带来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日常施虐者
在这四种暗黑人格中,日常施虐者人格和网上的喷骂行为之间有着最强烈和稳定的相关性。这说明,在网上对别人的谩骂攻击,可能意味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令人讨厌的行为。
什么是日常施虐者?顾名思义,具有施虐者人格的人看到别人遭受痛苦,自己就很高兴。你想到了谁?《权力的游戏》中十恶不赦的小剥皮?还是残忍的日本鬼子?但日常施虐者却并非都是凶残的杀人犯。他们表现出施虐者倾向,但并不足以在临床上认定为人格障碍。他们是在理智人群中的施虐者。
网络谩骂并不是简单的恶作剧,更是一种渴望施暴的轻度人格障碍在网络上的映射。心理学家认为,网络恶霸的行为很可能是日常施虐者在网络上的行为方式。从喝了酒就打骂老婆的邻居老王、学校里总是欺负同学的校园恶霸,到你下铺那个喜欢打爆怪兽脑袋的游戏迷兄弟,你看不到的时候,他们也许就正在微博上用自己极端的“正义感”虐待着他的受害者。
怎么对待网络恶霸
我们总说,对待网络恶霸,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睬他,否则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嚣张。但我们也要明白,网络欺凌一样也是暴力,同样应当认真对待。日常施虐者的行为是受内在需求驱使的,他们在潜意识中更希望的是进行伤害行为,至于对方是否有所回应,是否真正受到了伤害,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即使他们的留言永远也不会得到回复,这种简单的遵循自己心理需要的行为也能令他们感到满足。如果真的引起了骂战还得想办法骂回去,而置之不理本身反而更帮助他们达到目的。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校园欺凌,我们越来越对校园中的暴力有所警觉。在这里,网络暴力和校园欺凌其实有着强烈的一致性:暴力行为,难以量化,无法可依。这是因为挑起网络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其实是同一群人——日常施虐者。我们真的应该开始思考,怎样限制这些线上和线下的暴力行为。
很遗憾,现有的法律很难约束网络欺凌行为。即使在“在花园里种一棵树都有法律规范”的美国,也没有相关法律来对这种行为约束。事实上,此类法律在美国出台的可能性反而更小,因为这分分钟就侵犯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内容有关言论自由)赋予公民的权利。
最重要的是,请不要惊慌和失望,认为这个世界充满恶意,她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坏。经常故意进行煽动性行为的人只是互联网使用者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大约为5[%],而绝大多数的阅读者根本就不做任何评论。这说明在网上骂街的日常施虐者群体所占的比例其实非常小,但其言论却是最显眼的。
在过去的五到十年中,网络喷骂的行为其实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其实并非法律约束,而是民间几乎无意识的行为。现在的网络与使用者的线下生活和*越来越相关,越来越脱离了以前那种没人管的放纵局面,网络逐渐变得越来越实名化。喷骂的成本越来越高,喷子在网络上的生存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比如在以前的人人网和现在的朋友圈里,就只会有人到处点赞,几乎不可能有人到处乱喷。毕竟,用*到处骂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所以网络实名制可能会稍微缓解嚣张的网络恶霸们,但这样的约束在熟人之间可能有效,在陌生人面前是否实名也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我们的生活由于网络的出现被撕裂成了两半,不断重复真正的生活和新鲜魔幻的网络生活,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在真实和网络中言行不一。把网络当做垃圾桶拼命宣泄,其实是一种病态。也许只有网络恶霸能够正确认识网络暴力行为和人格失调的紧密联系,是一种精神上的亚健康状态,能够自觉自愿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及自我克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暴力的问题。
本文由万鑫归尔(微信wxgr369)分析师团队独家策划,转载请注明出处。以上内容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套单锁单操作不理想可与本人沟通交流。
文/万鑫归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