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昱珺】处于青春末期的70代人,他们理财晚了吗?
青春末期是指什么时期?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网络上投票,那得票最高的一定是70年代生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青春末期的人。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晃悠在中年的门口却依旧抓着青春的尾巴,他们,是最尴尬的一群人。
这代人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开放又保守、迷茫却真实、务实而又浮躁,他们的年龄大多在28岁到35岁之间,在职场里至少也摸爬滚打了五、六年,算起来,也事业小成,能在社会上独当一面了。然而,悄然逝去的青春和变幻莫测的职场沉浮使得这群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他们没有老辈人因为一生节俭而如流自水的从容,也没有新生代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潇洒自如,媒体渲染的新“三十而富”理论也增加了他们的不安和躁动,放眼望去,发现比自己有钱的人遍地都是,而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追不上高涨的房价,也挤不进富豪俱乐部,金钱的困惑时时缠绕着他们,也弥散于他们同龄的社交圈子。
谁动了我的Money?
分析这部分处在青春末期的人的生活状态,我们大致可以把他们归结为三类:年光族、暴富妄想族和小富既安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享受着较高品质的优裕生活,却也承担着相对较重的生活负担,他们拿着相对的高薪却时常陷入捉襟见肘的经济困境,他们的手中或多或少有一笔财富,可当出现意外变故时,却又脆弱得不堪一击,财富堡垒有可能瞬间瓦解。
无论是月光年光族、暴富妄想族还是小富既安族,他们都比较缺乏投资理财意识,对自己未来没有系统而科学的规划。当他们看到同事甲在房产还没有热的时候就前瞻性地投资了多处二手房,同事乙捣腾现货也大赚了一笔……他们总会后悔地嘀咕着:谁动了我的money?
调查表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愈来愈超前,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有34%的白领成为都市“负人”。对此,武汉福西鼎分析师汪昱珺调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这一年龄层次的人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将来的良好预期,更加注重现实的享受,敢于超前消费。但同时我们看到,他们一部分人缺乏紧迫感和时代感,并不懂得如何去理财,不知道如何去有效地积累财富、收支平衡、抵御风险。
工作多年却没什么储蓄,收入不菲却经常囊中如洗;每个月总会去逛很多次街,该买不该买的都买一大堆;身上的信用卡很多,购物刷一下卡就可搞掂,花起钱来没有节制;他们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不在乎明天是什么,他们平常“月光”,年底又“年光”。这就是“年光族”的真实写照。
另一部分人应该算是有点投资头脑的人,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不安分的血液在流动。他们整天想的是怎样发财,怎样一夜暴富。这些人好高骛远,盲目投资,却很少去做科学的分析,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的人生大起大落,手里有个十几万了,就去投资赚大钱,结果亏了,只好再踏踏实实地打工挣钱。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定和毅力,所以他们的身份永远徘徊在老板和职工之间。这就是冲动的暴富妄想族。
另外一种人颇受争议,不能说他们没钱,当然他们的钱也没有宽裕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他们谨小慎微地积聚着财富,由于常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有所积累,但这点小富更使他们“安得其所”。他们惧怕任何的风险,因而不愿让自己的资金流动,宁愿把钱存在银行里,虽然他们知道银行的利息低得可怜,可就是不去打理它。他们懒于理财,惧于理财,也无心理财。也许小富既安族是小农经济的遗留物,但他们却是最值得同情的那类人。
福西鼎首席分析师汪昱珺分析,这三种人都缺乏理财意识,都没有正确的财富心态和理财观念。理财的根本目的不是说赚了多少,也不是说你目前持有多少,财富不是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用时间来衡量的。树立财富观的目的就是增值生活,而不是在生活中耗费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