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注册] 或 [登录]  | 返回主站

投资英雄类 /  期货吧 帖子:3366787 新帖:0

中国货币政策再临大考

世界银行行长发表于:6 月 6 日 23:16回复(0)

中国货币政策再临大考

 

转贴自英国《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陈旭敏

200667 星期三

 

 

中国的流动性泛滥吗?

 

几乎地球人都知道:泛滥.

 

中国的基础货币多吗?

 

 

毋庸多言,中国央行日渐捉襟见肘的货币回笼力度足以证明。

 

但是,中国央行似乎无视这一点.中国财政部和央行日前联合出台《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准备从七月一日起,将国库现金逐步推向市场化运作。这种运作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和逆回购等;而在国库现金管理初期,主要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

 

不要小看这纸公文。在这张公文的背后,将是一万多亿的国库现金从中央银行流向市场,这几乎相当于将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的全部经常项目顺差推向市场。如果央行没有更多的货币工具回笼货币,可以想象,中国货币市场将是烈火烹油。

 

不错,国库现金的市场化管理,肯定适合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财政资金管理。事实上,这也是中国财政资金管理努力的方向,而且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方法。目前一些主要市场国家的财政资金多通过投资于特定的市场和金融工具提高收益。

 

但是,在中国目前投资偏热、贷款规模卷土重来、通胀压力加大、商业银行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央行和财政部将一万多亿的资金推向市场,将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面临严峻考验。前功尽弃不说,此前进行的宏观调控将再蒙一层阴影。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库现金都存在中央银行的专设帐户上,以获取活期存款利息为主。这种管理方式虽然不适合财政资金的利益最大化管理,但是,在中国目前外汇占款压力日渐加大的情况下,至少为中央银行回笼货币助上了一臂之力。

 

众所周知,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财政存款就是央行的负债,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央行的另一项负债--基础货币,而这些负债一旦从央行的负债上消失,而央行的资产不变,基础货币的回笼压力可想而知。

 

反过来看,中国央行在目前缺乏回笼外汇占款的工具情况下,延迟这项政策的执行,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回笼货币的货币工具,央行为什么何乐而不为?中国财政存款存在中央银行已有时日,何必赶在一时?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货币市场资金已经非常充裕的情况下,这些资金一旦放行,货币市场利率肯定再会再度下行,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加大,贷款和投资会不会反弹?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再临考验。

 

正确的政策,错误的时机,事实证明有时也会适得其反,2003年,中国邮政储蓄改革就是明证。邮政储蓄象财政存款一样,也是存在中央银行吃息,其推出的初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央行为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便通过邮政系统回笼货币,但在2003年,中国央行为了甩掉这个包袱,匆匆将邮政储蓄资金推向市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随后上演的通胀危机和此有关,但显然,央行肯定少了一个回笼货币的工具。

 

错误似乎又在重演,而且目前中国经济的处境未必就逊于2003年,目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偏热已经定论、通胀压力也在蠢蠢欲动、流动性泛滥,央行似乎是望洋兴叹,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再将财政资金推向市场,未免有点作茧自缚。

 

不可否认,财政部和央行将国库资金推向市场,肯定经过深思熟虑,或者周密协调,而且不排除是小步试行,但是在中国外汇占款对冲压力如此大和经济偏热的情况下,这些资金进入市场,中国经济能否承受之重,还须从下半年的经济运行观察。

 


汇友之家QQ群214499 雁过留声,我过留名 曾经沧海难为灌水,除却巫山不知所云

全部回复

0/140

量化课程

    移动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