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注册] 或 [登录]  | 返回主站

投资英雄类 /  经纪商吧 帖子:3364954 新帖:20

萍藏鑫 — 神11都升空了,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如何?​

萍藏鑫发表于:10 月 26 日 19:53回复(0)
萍藏鑫 — 神11都升空了,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如何?


简介

       毫无悬念,天宫与神州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两名宇航员进入了中国的空间站。这次成功对接与上次成功对接比起来,舆论上相对平淡了很多,原因是大家都知道我们一定行。然而,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依然是很激动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空间站终于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了。

一、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宗商品的流通   


    从一九五三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实际的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都是由国家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的中长期和中短期计划,来归口进行制定、实施的。

 

    在这些大宗商品的生产、分配与流通中,有两点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宗商品市场所完全没有的市场特点:一是在大宗商品的生产领域,只要有了计划生产指标——尤其是计划内指标,那么,即使是相关的大宗商品的生产“越生产越亏损”,也不会影响到生产企业、单位的劳动工资及其基本的生产成本开支。而对于大宗商品的下游生产企业、单位,人们所关心的不是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采购成本,而关心的是否能够拿到相应原材料产品的计划指标,因为有了这些有关大宗商品的产品指标,你就可以正常的开工生产。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宗商品的分配、流通的第二个特点,则主要表现在大宗商品的流通领域。其特点集中反映在如粮油、食品与副食品及布匹等国民日用消费品的商品流通方面。而与大宗商品批发流通配套的零售市场,则是通过票证供应政策、体系来得以保障的。而相应的大宗商品的物流仓储,则是由计划内或计划外的调拨来进行的。  

二、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双轨制”政策下的大宗商品的流通与市场建设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初步在一些商品生产、流通领域开禁计划经济的某些束缚的八十年代,中国的大宗商品市场迎来它的第一个以所谓的“短缺经济”为特征的卖方市场。 


    表现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其他大宗商品的市场建设与发展上的另一个时代特征,就是那一时期的“双轨制”对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的影响。那个时期,中国受到这样的“双轨制”影响的大宗商品及其市场的领域,还比较多、比较宽。这其中包括粮油;包括钢材、水泥与木材等基础建设材料;包括如汽车、家电以及燃油、天然气等紧俏的工业产品等,都还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供应的特点:如粮本、煤气本、粮票、猪票、彩电票及相应的大宗商品计划指标等。   

    在那个时期的大宗商品的对外贸易的进出口以及其市场建设方面,其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则受到来自国家及各商品生产、流通主管部门进出口“批文”的规管,以及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严格的资金规管,而使其市场发展比较落后,因此,从事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及市场建设的国内生产及流通企业,还非常有限。其市场规模与交易品种,也远远不能与当今的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相比。   

三、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现货与期货市场的开放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大宗商品市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步,以及相应的大宗商品市场及其交易品种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发展,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寻求更好的市场模式来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以保障相应的商品的日益规模化生产、流通,就成为这个时代的最为典型的时代特征。这其中,不少大宗商品交易品种,从现货批发交易市场向期货交易市场发展,并在那个时期的全国许多地区及行业兴起和消沉的发展中,为当今的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发展,起着虽然教训深刻、但经验更为难得的重要的社会与历史作用。 


    在那个时期,影响中国大宗商品迈向现代化市场的重要社会及经济因素,一是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多个行业领域的计划性生产、流通,向市场化生产、流通迈进;二是八十年代以来的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的不断建设、发展,造就了专业化更强、品种更多的规模化市场;三是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建设,已经从来料加工向自主生产进步;四是为加入世贸组织而快速开放的国内国际进出口市场。  

四、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新技术革命中的大宗商品交易   

 

    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跨入划时代的发展时期,虽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但其中重要的发展,当属于进入二十一世纪发生的几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一是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二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及其运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突飞猛进;三是现代物流在中国的全面建设与成熟;四是现代金融服务在中国的日益进步、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因加入世贸而与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而为了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贸易及其市场领域,为中国各行业、产业生产及流通、消费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产品、商品,寻求强有力市场价格定价权、话语权,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将不得不利用市场手段,来寻求自身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及其市场中的经济利益与战略地位。  

五、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未来发展阶段的挑战   


    首先,通过上述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回顾,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规范,要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能“一刀切”地加以怀疑、否定。因为,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无论是现货交易市场、还是现货订单交易市场;无论是期货交易市场、还是电子交易市场,都肩负着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两个重大的社会与历史使命:一是帮助现货生产企业、贸易企业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与交易、贸易;二是帮助中国大宗商品的生产、流通及其贸易、市场,争夺、巩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因此,不管如何规范市场,都必须结合中国所特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发展方向,来使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充分发挥其上述的、应有的经济与社会、历史作用。   


    其次,要更多、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因素,来制定、完善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与产品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标准体系。在中国,产品标准不是没有、而且很多,但是,标准过多就等于没有标准。而且,过于泛滥的产品标准和没有多少自主创新元素的产品技术标准,反而阻碍了大宗商品的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流通质量与范围。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那么,将会严重影响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需要有更多有知识、有理性的投资者、交易者的参与、建设,因此,向广大的、需要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来保障其商品生产、流通的企业及其交易者,提供系统而简单、易懂的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宣传,就成为包括大宗商品现货订单交易与期货交易市场必须开展的工作。如果这项工作不能赶上并满足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发展的需要,那么,不管是大宗商品现货订单交易、期货交易及其市场,还是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及其市场,都将面临持续不断的非市场性因素的挑战。

  我是萍藏鑫,一个专注于客户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老师,一个爱分享自己所见所闻的老师!


全部回复

0/140

量化课程

    移动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