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外向型经济,资源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市场,对外依赖极大,所以他近代现代都不断寻求政治军事强国,以求经济便利,有极大的野心,这些都是日本的本质特性,从宏观调控仔细来看,我们可以分为几点:
1.经济体制成熟,这既可以是好话,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固化到*里了,没变通没活力,靠几千万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是没法革新产业,成为新经济的引领者的。多少员工上了年纪就掰着手指头等退休了,退休之后全指着退休金过日子,加上日本少子化严重,养老的社会成本巨大,像这样全靠着制度维系的僵化社会福利和财政体系,不脆弱才怪呢。
2.众所周知,近年来日本在经济上无异于一种依附于中国的姿态,不管是从外贸还是国际合作方面,少不了中国的支持。安倍为了"拯救"他的国度,推出实行"安倍经济学",主要是通过日元贬值来实现提高本国的外贸经济,谁料中国控制"爆买"制度实行后,安倍哭了。
安倍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另想奇招,渴望拿下石油市场。此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了对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中东5国的访问。旨在构建"石油共同储备构想"。结果却不如人意: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为4000亿美元。中俄天然气大单的签订对安倍来讲无疑是当头一棒。
3.日本的原材料主要都是依靠进口,制造业对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敏感程度要高于自己有资源的国家,1973石油危机把日本纺织业干死一大片,这足以表明日本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出了进口原材料出口也严重的出现问题,数据显示日本出口占GDP比重高,对主要出口目标国的贸易政策敏感程度要高于出口占GDP比重低的国家。
其实日本的这些问题都来源于这国家手里的牌——有海港没自然资源。但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政治上碌碌无为的时期有,然而二战以后并没有作过大死。国内市场有限,而且自身全球化程度也高,另外本身经济体量有点尴尬,既不甘心像小国那样抱大腿,自己又难以成为世界经济中独立的一极,所以经济危机来了,这种无根之草最容易被刮飞。
当下日本经济的困境,让安培抱头痛哭,但却悄无声息地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笔者分析师钟灵,专注现货原油、白银、天然气研究,微信:zlcj827,在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