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配图
短短3年间,全球汇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欧洲经济放缓、英国公投脱欧等已经使得英国的外汇交易中心霸主地位受到亚洲、美国的挑战。
G20峰会期间,五大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点赞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然而日本、美国对英国发出警告称退欧不能乱来。日本要求英国争取退欧“软着陆”,否则将面临日资撤离的风险。奥巴马则警告,美英经贸纽带可能瓦解。
周六(9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领导人齐聚杭州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在峰会上,这五大国际经济金融组织领导人积极评价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拉加德特别赞扬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在推进改革方面做出的持续努力。她认为,中国今后在投资和贸易等领域能为全球稳定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日本向英国首相特里萨•梅发起一项强硬挑战,要求英国谈判达成“软”退欧,否则就会面临日资银行和其他公司移师欧洲大陆的风险。周日(9月4日)她还受到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警告:除非英国小心处理英国退欧,否则美英之间的强大经贸纽带可能“瓦解”。
英国首相被明确告知,日本和美国企业投资英国的部分原因是要以英国为基地,接触欧洲单一市场的5亿消费者,英国能够继续进入这一市场被视为至关重要。
就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前夕,国际清算银行(BIS)于9月1日公布了三年一度的央行外汇市场趋势调查(下称“调查”),透露了两大重磅信息——首先,尽管美元依然是全球的主导媒介货币,占了2016年4月整体交易的88[%],但人民币已跻身成为世界第八大交易货币,其份额翻番至4[%]。人民币已经快速成长为全球交易最为活跃的新兴市场货币。
其次,就总体外汇市场交易量而言,处于领导地位的伦敦因近年来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操纵丑闻等原因,其所占交易份额出现了十多年来的首次下滑——从2013年的41[%]下降至37.1[%],亚洲三大交易中心——东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抢占了伦敦失去的大部分份额;根据场外(OTC)利率衍生品交易的地域分布,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交易中心。
伦敦的一位外汇交易员表示,早前伦敦在OTC利率衍生品交易量的占比高达60[%],然而由于欧洲经济放缓、英国脱欧公投导致金融机构考虑逐步搬离伦敦,英国的金融中心地位会持续受到威胁。不过,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伦敦的时区、法律和人才优势可能是其他金融中心无法比拟的。
英国汇市霸主地位临危
随着全球汇市波动性不断放大,全球汇市交易量却正在下降。不过随着人民币崛起,外汇市场交易份额正在向亚洲倾斜。同时,伦敦在全球外汇交易业务中的主导地位遭受侵蚀。
BIS调查显示,2016年4月外汇市场交易额每天平均达5.1万亿美元,这比起2013年4月的5.4万亿美元有所下降,现货交易额从2013年4月的2万亿美元下跌至2016年4月的1.7万亿美元。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英国的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从2013年4月的41[%]下降至最新的37[%],这一趋势在所有货币对(currency pair)中都得到体现;欧元区的市场份额也持续放缓,同期从9[%]降至8[%]。而三大亚洲金融[0.00[%]]中心——东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正在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同期从15[%]上升至21[%],凸显出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同时,纽约的占比略增至19[%],仍保持第二的位置。
调查也显示,以美元计价的工具首次超过了以欧元计价的工具,成为交投最活跃的OTC利率衍生工具。
以欧元计价的衍生工具在历史上一直是交易最活跃的场外利率工具,其交易额在2016年4月下降至每日6000亿美元。相比而言,美元工具的成交额回升至14000亿美元。尽管2013年至2016年间,许多新兴市场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拖累了以美元衡量的交易额增长,但以新兴市场货币计价的许多工具的交易也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就OTC利率衍生品交易方面,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交易中心。
短短3年间,美国相关交易量在全球所占的份额从2013年4月的23[%],上升至2016年4月的41[%];英国的同期份额则从50[%]下降到39[%]。“部分原因是欧元活动的疲弱。英国仍然是欧元活动最大的交易中心。”BIS称。
位于塞浦路斯的易信金融总部中国区首席交易官孙宇,越来越多外汇经纪商选择设在塞浦路斯而不是英国,原因一是(塞浦路斯)税收较低,二是英国的经济和政治长期不确定性有所上升。
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宣布后不久,众多在英国设立欧洲总部的美资银行已酝酿“大迁徙”,以便在英国正式脱欧后,仍能在欧盟其他成员国正常开展业务。
接近摩根大通的投行人士此前向本报记者表示:“(摩根大通)可能在七八月份召开内部会议,商讨Passporting的问题。”所谓的“Passporting”,即欧盟的“单一*”机制。凡是欧盟以外的金融机构,只要在任何一个欧盟国家取得营业执照,便有权在其他成员国设立分公司,并提供金融服务。
“英国脱欧后,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在英国设立机构而获得欧盟‘单一*’。这些银行在欧盟的新址很可能是巴黎、柏林或法兰克福。”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告诉记者。
上述投行人士近期也透露,即使欧洲总部可能不会搬离,但部分业务会转移至法兰克福。
然而,伦敦的天然优势仍无可取代。
其中一项便是时区优势。伦敦处于中时区(零时区),在时差上比北京晚8小时,比纽约早5小时。因此,伦敦上午的交易时段正好是中国市场下午的交易时段,而下午的交易时段又恰巧与纽约上午的交易时段一致。
对于伦敦的优势,包墨凯还表示:“英国拥有历史悠久的法律体系,英国法律体制也在国际社会通用,即使和英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合约,其选用的适用法律都是英格兰法律。伦敦也能吸引全球人才。”
人民币迅速崛起
显而易见的是,BIS的调查结果佐证了人民币不断蹿升的国际地位。
美元的霸主地位仍不可撼动。BIS指出,“美元依然是全球的主导媒介货币,占了2016年4月整体交易的88[%],较2013年4月的87[%]稍有上升。”不过,其余八大流动性货币的排名有明显变化,尤其是人民币,其日均成交量从三年前的1200亿美元升至2020亿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从先前的2[%]升至4[%],涨幅居首。
欧元和日元仍位列二、三名,但欧元、日元以及其后的澳元和瑞郎,在汇市的交易占比较三年前都有所下降。
具体而言,95[%]的人民币交易量是是对美元产生的。这三年间,美元/人民币货币对交易量从1130亿美元升至1920美元,从第九位升至第六位。此外,一些亚太地区国家货币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例如韩元、印度卢比、泰铢都的位置都提升了2-3位。相比之下,墨西哥比索和俄罗斯卢布的交易量自2013年以来大幅下降。
欧元(EUR)、日元(JPY)、澳元(AUD)和瑞郎(CHF)在汇市的交易占比较三年前都有所下降。相较之下,新兴货币(EME)、英镑(GBP)和人民币(CNY)的市场份额上涨,尤其是人民币涨幅突出。数据来自BIS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的确不断加速。就在8月31日,世界银行成功在中国银行[-0.29[%] 资金 研报]间债券市场发行了第一期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即“木兰债”。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的SDR货币篮子在今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将成为第三大权重货币,占比10.92[%]。
再来看应用和支付环节。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人民币回到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的位置,与去年同期持平,占全球支付货币份额的1.9[%],较6月的1.72[%]有所增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后,为了进一步向储备货币迈进、推动汇率自由化,中国央行进行了持续果断的改革。2015年8月11日,新一轮人民币汇改启动,IMF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
尽管人民币在汇率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进展,但这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孙宇称,“人民币交易量的确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其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所占的比例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也曾表示,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要做制度、政策甚至经济实体上的改进,可以把条件分成三类。第一类条件是经济规模的调整,以使经济非常开放,使国际经济活动非常活跃,提高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的可能,进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第二类条件是市场和流动性,要有各种产品;第三类条件则是制度上的保障,要保护产权、经济自由度,要有各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以利于金融决策。
这三类条件涉及方方面面,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3日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其中指出“在有序开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
人民币汇改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从今年春节以来,每日中间价形成机制逐步形成了参考“上一日收盘汇率+CFETS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机制。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G20峰会前的记者会上称,“这种机制的好处是其增强了规则性和透明度,使市场有一个稳定预期。”易纲预计,未来3~5年,人民币大概率上是一个双向波动。但是,“总体波动率小于绝大多数储备货币,也大大小于新兴市场货币。”
据统计,过去一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幅为4.96[%],而英镑对美元的波幅达14.19[%],日元为13.55[%]。文/玥婷品金 现货(原油,白银,天然气,铜等贵金属)投资交流微信:ytpj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