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上周金银呈现出弱势震荡,回落探底的走势,盘中双双跌破了重要的支撑位,但随即拉起又站稳支撑,目前为止并没有有效跌破。这样本周的走势就显得尤为关键,除了要收十一月的月线图,开启十二月也是本年最后一个月的月走势,从技术面上看,还可能给未来的中期走势确立一个大致的方向。上周的回落虽然使得金银目前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走势中,但是重要的支撑位只要不破,未来的走势还不能确定金银的弱势已经成立。技术面上,美指的强势是这段时间制约金银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周看,美元面临80的重要关口,技术面上应该有一个回落的走势,间接的对金银价格形成了一个支撑,大宗商品的不确定性又给金银的避险需求提供了保障。
基本面上,岁末年终,各地对黄金的需求持续增加,也不会对黄金的深幅回调创造条件,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随时外流和避险的资金会去追捧黄金等等,总而言之,这个时候,我个人对黄金并不持有悲观的态度,相反,我认为本周若能有效的站稳强支撑,则后市可能稳步回升,后市逐渐上涨。建议投资者也不要盲目跟从,避免追涨杀跌的操作习惯。上周五,金银全天弱势小幅回落,黄金收盘站稳1680一线,白银相对弱势,全天黄金最高1697美元,最低1671美元,最终收于1680美元,白银全天最高31.8美元,最低30.9美元,最终收于31.1美元,金银双双小阴线报收。
基本面分析
市场上目前欧债危机的蔓延仍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债务危机进入第二阶段,最受冲击的是持有大量希腊债券的欧美银行业者,他们会抛售金融资产收回流动性。统计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虚拟经济活动迅速恢复,欧洲和美国银行业杠杆比例还保持在2.3倍和1.2倍以上,西方金融机构大规模持有金融虚拟产品,黄金投资首屈一指,而在2011年,被西方国家轻视的债务危机酿成大祸,这时候银行等金融机构因资本充足率不足和巨额的“债务减记”损失,去杠杆化削减金融产品头寸成为其自救的唯一方法。
其次,部分对冲基金也因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亏损,需要通过黄金获利平仓来实现整个投资组合的盈亏平衡。根据美国SEC的报告,今年第三季度,鲍尔森基金对黄金SPDR持仓量从3150#股降至2030#股。
然而,黄金持仓变动不过是长短期资金配置再平衡的过程,实际上在黄金价格下跌之际,多数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都在大规模增持黄金头寸。目前,包括David Einhorn在内的很多大型基金都已经开始购入实物黄金,这样就不需要向美国的交易监管机构报备,而持有实物黄金更能让机构在金融危机时保持信心。
今年以来,黄金以及美元的价格都在上扬,这不仅表明二者都作为避险资产而被市场看好,更暗示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当前纸币的购买力不断被质疑,欧债危机的恶化以及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都在加大,再加上美国“减赤”方案没能被国会通过,美元和美国国债长远来看也非避险资金的长久之地,由此,黄金作为历史上“金本位”的后盾,其最后避风港作用还未改变。
黄金阶段性弱势不是金融属性丢失,而是西方金融机构资金长短期配置再平衡和区域持仓再平衡所致,而实际上黄金回调幅度越大吸引的资金流入就越多,作为金融系统和货币体系危机的最后避风港,黄金不会因一时的“失意”而转势,逢低做多仍是最佳策略。
技术面分析
黄金:日线图上看,布林呈开口状,K线运行在布林下轨有继续下行趋势,下方120日均线1680附近形成支撑。技术指标上MACD绿柱增长,DIF和DEA两线震荡下行,KDJ三线继续运行在超卖区域,RSI看跌,金价仍在布林带下轨线上方震荡,通道开口向下张大,金价在5日均线附近震荡,短期可能仍有回调试探支持的动作,待再次站稳后可能逐步回升,操作上,等待回落低吸的机会。
白银:技术指标上MACD绿柱略有增长,DIF和DEA两线在零轴下方震荡走平,KDJ三线向下运行至超卖区域,RSI显示空方市场,银价继续在布林带中轨与下轨间震荡,通道整体小幅下移,银价继续受短期均线的压制,较黄金而言,白银相对弱势,重点关注近期低点30.8的支撑,若可逐步远离此点位,低点缓慢抬高,则可再突破短期均线后回踩支撑做多,操作上谨慎为主。
今日关注数据
15:00 德国 12月份GFK消费者信心 前值5.3;市场影响
17:00 欧元区 10月份M3货币供应量 前值3.1%/年
21:30 美国 10月份芝加哥联储中西部制造业指数 前值0.4%/月,7.2%/年
23:00 美国 10月份新屋销售 前值31.3#;市场预测305#
23:00 美国 10月份新屋销售 前值5.7%/月;市场影响
23:30 美国 11月份达拉斯联储制造业活动指数 前值2.3
操作建议,今日金银可能承接上周的弱势,早盘出现回落,关注金银1680和30.8的重要支撑,欧盘开后不破,可在此为逢低买进做多,止损价金银分别为1670和30.3一线,目标可看至1710和32.3附近,盘中快速破掉支撑切勿追多进去,轻仓操作,严格止损。
盛祥金业研发中心:赵峰
以上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11.11.28